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。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。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
冬至一般在公历12月21日--23日。这一天太阳黄经达270度,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长的一天。过了冬至这天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。同时我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进九”和“数九寒天”了。
2021年冬至是12月21日 农历冬月十八 星期二
在我国南方地区,有冬至祭祖、宴饮、吃年糕、吃冬至团(冬至丸)的习俗,取其团圆的意思;在广东,人们有冬至吃烧腊与姜饭的习俗。
在北方地区,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据传,冬至吃饺子的习俗,是源于医生张仲景辞官回乡,为乡邻治病。因为大冬天很多父老乡亲吃了张仲景煮熟的“娇耳”(用一些祛寒的食材药材,羊肉、胡椒等,用面皮包),喝了热汤后,浑身暖和,两耳发热,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,所以吃饺饵、饺子逐渐在民间流传成为习俗。
因为饺子有“消寒”之意,至今民间还流传着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谚。
冬至吃饺子,既是习俗,也是一种祛寒防病的好方法。
而冬至过后进入数九寒冬,除了吃饱穿暖、增加睡眠之外,现代养生防病,还提倡做好这些重点,有助于冬季不生疾病:
一、要养心,保持好情绪
要养善良、宽厚之心,心底宽广自无忧。要静神少虑,保持精神畅达乐观,有个好心情,就是一剂很好的养生药,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内心都是暖暖的,而且身体的气血也会通畅,不会气郁气结,就会很少生病。
同时,不要为琐事劳神,少一些患得患失,避免长期身心“超负荷运转”,防止过度劳累,积劳成疾。
二、要养肾,最好是食补温肾
冬季应顺应自然收藏之势,注意补肾助阳---藏肾气,肾是贮藏营养精华的脏器,肾为先天之本,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衰老和衰老进程。冬至是最重要的补肾时间点,如果这个时候肾精亏虚,来年真的就会感到非常的虚。
补肾温肾,注意热量的补充,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,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。狗肉、羊肉、鹅肉、鸭肉、大豆、核桃、栗子、木耳、芝麻、红薯、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。补肾药膳有:十全大补汤、乌骨鸡炖板栗、当归生姜羊肉汤、当归红枣粥、栗子粥、芝麻核桃粥等。
三、勤晒太阳、多运动
现代人每天在办公室上班,很少能晒到太阳。事实上晒太阳,也能补充人体的阳气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晒背部才有助于补阳,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,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,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,可以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,全身都会很温暖。
此外,长期久坐工作,运动减少,身体内血液就会不畅通,更容易生病,多运动还能有利于增加免疫力,减少感冒发生的次数。
四、饮食需增苦少咸
冬天肾的功能偏旺,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,肾气会更旺,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,使心脏力量减弱,影响人体健康。因此,在冬天里,要少食用咸味食品,以防肾水过旺;多吃些苦味食物,以补益心脏,增强肾脏功能,常用食物如:橘子、猪肝、羊肝、大头菜、莴苣、醋、茶等。
五、泡脚驱寒
中医认为,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,因此,多用热水泡脚可以帮助我们保暖。每晚睡前坚持用38--43度热水泡脚15--20分钟,不仅能缓解一天的疲劳有助于睡眠,还能起到保健养生、防寒保暖的功效。泡脚时,额头微微出汗是最好的,还可以加入一些姜片,也有助于驱寒。
最后提醒一下:冬天很多人为了御寒,喜欢吃高热量的大鱼大肉、高含糖量、油炸的食物,或者喝酒,这些不是不可,但是需要把握好度,一定不可过量;并且如果经常在晚上吃喝这些食物,容易导致血脂高、肥胖等,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,需要引起注意。
【免费福利】
凭此信息,到全国各地任意一家甲冉生门店,即可享受“关爱手足健康”免费义诊一次;登记服务信息,即可免费享受“鲜清抑菌颗粒”专业泡脚 + 健康检查免费服务一次。
+ 10元,享受专业修脚一次(原价39元、58元,仅限新顾客第一次体验)。
【转发福利】
凭借“ 转发 + 点赞 ”为自己赢得更多“福利”,详情咨询就近“甲冉生”灰指甲、手足病修护门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