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,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一般在每年的9月22--24日,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,进入“秋分”节气。“分”即为“半”之意,秋分日居于秋季九十天之中,平分了秋季。秋分节气的到来,标志着秋季已经过了一半。2022年秋分日为9月23日。
秋分后,昼夜时间等长,并由日长夜短逐渐变成日短夜长;此外,秋分之后天气开始逐渐变冷,昼夜温差也开始变大,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凉和燥,如果不注意就可引起一些身体的不适或者感冒、胃肠、呼吸道等疾病。
在民间也有“秋分不养,一年白忙”的谚语,因此秋分时节要重视日常的养生问题,及时的根据季节变化、天气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。那么重要方面有哪些呢?
1、补水防燥
秋燥易伤津耗液,使人出现口干目赤、声嘶咳嗽、尿少便干、皮肤干燥等症状,建议日常适量多饮温开水,注意坚持少量多次频饮,不要等到口渴才饮水。平时喝一些淡茶、牛奶、豆浆等也较为适宜。
还可以适当用百合、沙参、麦冬、石斛、玉竹等炖汤食用来调理,收效都不错。
2、秋燥多润 宜吃酸味食物
秋分时节正是秋燥袭人之时。预防秋燥方便有效的就是饮食调理。应掌握“燥者润之”和“少辛增酸”的原则, 尽量少食葱、姜等辛味之品。
秋分时节,寒凉之气与燥相合,属“凉燥”,因此,可适当多吃有温润、濡养功能的食物,如蜂蜜、芝麻、核桃、杏仁、熟梨、柿子、百合、银耳、山药、鸭肉等,也可在煲汤煮粥时加入胡萝卜、荸荠、百合、莲子、银耳等食材 。
另外,酸甘化阴,还宜进食一些带有酸味的食品,如葡萄、石榴、苹果、芒果等。另外,还要补充充足的水分,以温开水为佳,
3、秋分进补忌盲目
秋分之后,可适当进补,但不可乱补,盲目进补,应注意以下禁忌。
第一、不要无病进补,中医讲究“虚者补之”。如果身体挺好,就吃好三餐即可,不需要吃什么补品;第二、不要盲目,一些中老年人喜欢买些名贵、价格高的药物补养,但如果不针对身体脏腑情况,盲目食用进补,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、烦躁激动、血压升高,甚至引起鼻血等,适得其反,反而伤身。第三、要注意日常“食补”,慎用“药补”,“食补”注意饮食均衡、营养全面即可。在平时适宜吃些鸡汤、骨汤、山药、茭白、南瓜、莲子、桂圆、黑芝麻、 红枣、核桃等,能滋阴润肺,养胃生津,但忌过量。
4、适当锻炼,健身防病
天气渐凉,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气管炎、支气管扩张、胃和十二指肠溃疡、风湿病、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心肌梗塞、中风、高血压等疾病,入秋后坚持锻炼,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,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。
秋风瑟瑟,万物凋零,郁闷伤感的情绪也会令机体免疫力降低。此时,多做些愉悦身心的事,对减少冬季疾病有重要意义。
5、“秋冻” 要根据身体素质 把握适度
秋分时节,凉风习习,是秋冻的最佳时期。青壮年和身体健康者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,可适度冻一冻,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。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老年人也可适当进行“秋冻”,以增强体质,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。
需要注意的是:秋冻并不是坚持少穿衣物!因为秋天昼夜温差较大,应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,以防止秋凉感冒。另外,体弱多病、怕冷易感冒的病人则不能过于勉强“秋冻”,而是要注意保暖,否则反而对身体有害。
此外,三个地方“冻不得”
不能冻头:随着秋分天气转凉,受凉时常常会引起头痛等症状。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尤为注意,外出时注意头部保暖,体虚的女性洗头时用水也可以比平时热一点。
不能冻肚脐:在中医上,肚脐也被称为神厥穴,对一些脾胃虚弱,怕冷、易腹泻的人来说,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。
不能冻脚: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,也有“脚是第二心脏”之说。所以人们常说“脚冷,则冷全身”。足部寒冷,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,所以白天要注意双脚保暖,晚上睡前坚持泡脚,既缓解一天的疲乏,又能温暖身心。
另外一些日常细节,注意一下就好
首先,秋分过后,秋风萧瑟,万物凋零,人容易产生伤感、悲忧等不良情绪,中医认为不良的情绪是导致各种疾病的主要因素,因此应调整精神状态,保持心情愉快,胸怀豁达,宁神定志,收敛神气。避免紧张、焦虑、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。
其次,要养成早睡(10点前最好去睡觉)早起的生活习惯。保证充足的休息,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,适应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。需要注意的是,心脏病患者不宜“起早”。
再次,适宜进行各种运动锻炼,从而有效地放松身心、扫除抑郁心情。但对于运动方式及运动量,要掌握以“收”为主,可选择登山、慢跑、散步、五禽戏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健身操等,避免运动太过剧烈,出汗过多而耗损阳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