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将末,三伏已尽,在公历的8月23日,迎来了处暑节气。
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,这一节气意味着暑气将逐渐消退,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。但是受“秋老虎”的影响,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,不过早晚的温度已有所降低,中午还会有30度以上的高温,另外雨水减少,空气干燥,对人们养生防病而言,重点要注意什么呢?
简单概括,就是:三多两适度。
一、多睡一小时
处暑节气以后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从疏散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气的盛衰也发生了变化,因此睡眠作息应该相应地调整。
增加睡眠1小时,保证有质量的午睡。最好晚上10点左右去睡觉,坚持午睡30分钟左右的好习惯,对养生很有好处。中午即便是睡不着,闭上眼睛养神也对身体有好处。
现代研究表明,老年人午睡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;对于年轻人来说,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学习更加精力充沛,同时减少秋天的困乏。
二、多吃清热安神食物
应对秋燥来袭,宜多食用清热安神的食物,如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海带、芹菜、菠菜,多吃梨、冰糖、鸭子等滋阴润燥食物,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以免加重秋燥。
饮食应保持清淡,要消除疲劳,应少吃油腻的肉食,多吃新鲜果蔬,特别是西红柿、茄子、土豆、葡萄、梨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
多吃深色蔬菜尤其是绿叶菜和橙黄色蔬菜。比如胡萝卜、菠菜、芥蓝、西兰花、小白菜等,秋季应该多吃。
另外,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加大,是肠胃病的高发时节,饮食要注意吃温热食物,不要吃寒凉东西,如黄瓜、西瓜,可能加重人体内的寒湿之气,不利于收敛阳气,吃了之后很容易出现腹泻、脾虚等问题。
三、多打开窗户通风
秋季养生,注意尽量打开窗户,让室内空气流动,消除夏季热潮留在房间里的湿气。
也可在室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,调节室内空气,增加氧含量,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。注意如果不是遇到太热的天气,不要开空调,空调吹来干冷的风在秋燥的气候里不利于健康。
两个适度,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,就可以轻松做到:
第一、适度进补
处暑后,逐渐迎来秋季的凉爽,人们的食欲也逐渐恢复或提升,此时也是人们进补的一个好时机,适度进补既可以弥补苦夏之后的身体所需和损失,又可以为入冬增强身体抗寒能力做好准备。当然进补的原则,要以“滋阴润燥、养胃健脾”为主。注意饮食荤素搭配即可,水果可适度吃点苹果、龙眼、梨等,能够起到润肺降燥的作用;润肺滋阴的食材比较好的有:麦冬、百合、莲藕、雪梨等,适度吃一些帮助润肺降燥,补足人体内的津液。此外,蜂蜜具有滋阴、润肺、养肺的功效,能够贴合秋季养生的固护肺阴的需要。
另外应该注意:在处暑后,不要暴食暴饮。更不可较多的吃辛辣的食物,可能导致肺气和燥气交换过度可能引发人体内的津液大量损耗;同时因为秋老虎的出现可能带来秋泻和一些秋燥症状。
第二、适度运动,锻炼肺功能
处暑后,气候逐渐变得凉爽,适合开展各项运动。可选择慢跑、爬山、散步、太极拳等运动,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,排泄多余的水分,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,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体质,运动适度即可,不要活动锻炼过度。
也可以在早晨起床洗漱结束后,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,慢慢的进行腹式深呼吸。在吸气时,通过鼻子吸气,感觉到自己的丹田得到气体补充,然后再缓慢的通过嘴巴将气体呼出,反复进行30次左右,能够起到锻炼肺功能,保护肺部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