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指南

夏季闷热潮湿,脚底大片大片地脱皮是怎么回事?

脚底大片大片地脱皮多与鞋袜不透气、脚部天生皮肤干燥、人体缺乏维生素e、患有脚气等多种原因有关,但脚气导致的脚部脱皮是最普遍的原因。脚部患有脚气,真菌会加重脚部脱皮,严重影响脚部健康,这种情况下要根治脱皮,必须先治好脚气,若一直拖延不修复,情况会越来越重,甚至引发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手足癣、脱皮。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30 17:17:17

冬季怕冷、手脚冰凉,这样做暖身祛寒、润肺温阳

随着寒冬的到来,气温降低,人们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不适感,比如总感觉到身上冷、手脚冰凉、咽干咽痛、嗓子干痒、干咳、睡眠不好、容易疲劳等。这些情况的出现,除了气候严寒、干燥之外,从中医学上讲,更多的是因为人的体质虚寒、气血不足或不畅、体内湿气重等自身原因所致。 应对以上情况,除了要注意穿暖保暖、增加运动、多活动肢体之外,给大家推荐一些生活中的小妙招,简便易做,而且收效也不错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30 17:14:32

清明,上清下明,怎么去顺时养生

清明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,也是中国传统节日。清明节气,春意盎然,天朗气清,到处弥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。 从中医养生来讲,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。清明时节,大地渐暖,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,含上清下明之意,即天空清而大地明, 此时养生保健重在与自然同气相求。 清明节前后一段时期的养生防病,主要有六个方面: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30 17:10:45

脚寒百病生!寒冬养生,正确养“脚”要先行

中医认为,脚部是人的根本,有着“脚是人体第二心脏”之说。人体有12条经脉,其中就有6条经脉系于脚部,而经络是否畅通对人体的保健又有着很大的作用。 在民间,人们都知道“百病从寒起,寒从脚下生”、“人老足先衰,脚寒百病生”的说法。从中医上讲,双足是运行气血、联络脏腑、沟通内外、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。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30 17:06:54

跖疣的根,就是深藏在皮肤里的硬块吗?

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30 17:03:37

脚趾旁边的肉芽一按就痛,该怎样消除?

。就这样,王先生重复修剪了好多次,一次春游爬山游玩时,右脚大拇指嚯嚯地疼,仔细一看,大拇指指甲旁边长出一个豆粒大的肉芽,轻微一碰生疼,有人告诉王先生,他感染的是嵌甲性甲沟炎。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28 17:31:10

越来越多人容易感染甲沟炎,你知道该怎样预防吗?

得了甲沟炎若没有及时治疗,就很可能加重病情,对脚部的伤害会更大,严重的话,还会影响走路。平时生活中,该怎样预防甲沟炎呢?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28 17:27:03

嵌甲太折磨人,真的是忍忍就好吗

当嵌甲刺破了肉就容易引起感染化脓,变成甲沟炎,甲沟炎虽是小病,但是如果忽视治疗很容易导致脚趾畸形,疼痛不止。除此之外还可引起趾甲周围炎、甲旁肉芽肿,还能引起慢性骨髓炎,真菌感染等。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28 17:23:20

鞋子太紧经常挤压脚趾,当心甲沟炎

慢性甲沟炎可能与念珠菌或长期反复接触刺激物或变异原有关,也可能是白念珠菌感染所致,病程一般超过6周。慢性甲沟炎患者红、肿、痛程度相对较轻,但症状也可突然加重。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28 17:21:50

趾甲一次次长进肉里,这样做预防甲沟炎

这个疾病基本没有年龄限制,中老年人、青少年和孩子都是高发人群。这让人不禁疑惑,甲沟炎怎么覆盖这么多感染人群呢?事实上,甲沟炎的感染与以下几个坏习惯有关,看看你有没有?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28 17:13:47

剪指甲也有大学问,注意这5点防止得嵌甲

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剪无数次的指甲,你真的会剪指甲吗?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28 17:01:12

灰指甲是一碰就传染吗

一般出现灰指甲的人,往往是先患皮肤癣病、或者脚气,再传染到趾甲(指甲),也有少数是先感染灰指甲,再通过病甲引起皮肤感染。 如果发现手指甲或者脚趾甲上出现这些症:灰白增厚、发黄变黑、分层糟碎、指甲缺乏光泽、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畸形、松脆易折断、甲板和甲床脱离等,就可以断定是得了灰指甲。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28 16:08:16

如何判断灰指甲早期

我们应该从手指甲或者脚趾甲出现的哪些的异常情况,来判断灰指甲的早期呢? 第一,早期灰指甲会出现指甲增厚,指甲下有较多角质物的堆积。如果还出现指甲生长过长、并向掌跖侧弯曲,这就是典型的灰指甲前期症状。第二,指甲表面凹凸不平并且指甲变脆易碎、甲分层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28 15:58:34

秋乏,试试5个日常小妙招

到了凉爽宜人的秋季,人们时常会感觉到身体很困、大白天想昏昏欲睡、浑身乏力,这些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秋乏”。中医上认为,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,是秋天很常见的生理反应。 从现代医学角度上来讲,夏季人体出汗量大,水盐代谢失调,心血管负担加重;同时,高温也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,加速新陈代谢,使体内能量消耗相对增加。再加上食欲变差,肠胃功能减弱,使机体一直处于一个相对透支的状态,也就是“夏耗”致使身体亏虚。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27 11:20:29

小雪,干冷寒天,肢寒怕冷,手足干裂,你准备好对策了吗?

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,冬季第二个节气。 古籍《群芳谱》中说:小雪气寒而将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。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,而小雪则成了寒冷开始的标志。 那么,小雪节气过后,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保暖防寒预防感冒和身体不适之外,还应该从哪些方面调理防护,来养生防病呢?...

查看原文  |  2025-06-27 10:57:41
会员客服
有事点这里
有事点这里